據目前情況,2010年消費者在國內市場能夠看到的3D電視也將在技術路線上極為不同。
首先,09年TCL已經上市了用于廣告和展示領域,不需要特殊的3D眼鏡就可以觀看到3D效果的液晶電視產品。并成功獲得了在數字告示市場的應用,成為展示、展覽和一些廣告商熱衷的產品。但是這一技術的3D顯示在畫質效果上還相對較差,不能滿足家用娛樂的需求。
另一方面,松下則熱衷于時分復用的3D顯示技術。這一技術也被DLP投影機所采用。時分技術實現的特點是利用顯示設備快速的刷新速度:這點上等離子叫液晶擁有一定優(yōu)勢,創(chuàng)造出3D顯示效果。時分技術還擁有另一個有點,就是顯示設備幾乎不增加成本。不過時分復用技術也有缺陷,那就是造價更高、維護成本也更高的快門眼鏡。由于對眼鏡要求更高,所以該技術的產品也被認為應用過程過于專業(yè),而不適合于家用。
相比較TCL的裸眼技術和松下的時分復用技術,三星等液晶電視企業(yè)更側重于采用偏振光技術實現3D彩電效果。這一技術的特點是眼鏡僅為普通的偏振光鏡片,成本只有兩三元。不過,這種技術也會導致畫面解析度損失一半,全高清液晶電視將只能顯示高清層面的3D效果,而高清產品則會被降級到標清效果。同時,這一技術由于對液晶屏幕變動較大(在每一個像素上增加偏光設備),也會到這終端產品成本的上升。
綜合分析看來,TCL的裸眼3D是廣告業(yè)的最佳選擇,三星等的技術適合家用,但是短期成本較高,而且還需要進一步提升顯示設備的顯示精度,松下方案雖然成本低,但是應用體系復雜,昂貴的眼睛、應用時候的同步調整、眼鏡的保養(yǎng)都是家庭應用不便利的方面。此外,三星方案將在支持廠商數量上更具優(yōu)勢。
全球3D顯示市場不同的技術路線之爭也被看成是3D尚不成熟的重要標志。分析認為這將給消費者的選購制造不必要的煩惱。
3D短期市場不被看好
相對彩電企業(yè)和外行消費者的熱情,業(yè)內專家紛紛對國內3D市場的發(fā)展成觀望態(tài)度。
研究表明,國內電視產業(yè)數字化和高清化的水平比較歐美和日本市場分別落后3到5年的時間。而3D是比數字化合高清化更高級的概念,在沒有走完數字高清歷程的國內市場,3D電視的推廣勢必要更慢一些。
不過,業(yè)內專家也指出,雖然在電影、電視節(jié)目等方面3D擁有內容瓶頸,但是在消費認知上的高認可度,3D彩電也可能給國內高端玩家?guī)韻湫碌膽孟硎�。尤其是在電腦3D游戲市場,3D內容并不匱乏,對數游戲玩家恐怕都會對3D產品比較感興趣。而如果3D產品價格能夠迅速下降,也不排除消費者會在相應的價格上為“未來應用”買單。不過,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業(yè)內人士多數認為3D電視的普及必然是一個長期的事情,短期市場很難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