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消費電子協(xié)會預計,全球2010年可望銷售出220萬臺3D電視,到2013年,全球銷售的電視中3D電視的比例將超過25%。日本經濟研究中心LujiChimera則在7月份公布的一份報告中說,具備3D技術的電視機數量到2015年將約占世界電視機市場的一半。如此勢頭,不可不說“3D兇猛”。
除此之外,3D數碼相機、3D數碼打印也如雨后春筍般蓬勃出現(xiàn)。富士公司負責研發(fā)FinePixREAL3DW3數碼相機的藤本真一先生曾說:估計到2013年全球3D設備銷量會達到6000萬臺。關于第一代3D相機FinePixREAL3DW1而言,這應該是一款掀起話題的機器。而富士的目標則是10萬臺!
2009年3月,瑞士科學家首次實現(xiàn)了采用3D骨骼打印機精確復制人類拇指骨骼,這項技術的突破為醫(yī)生采用患者自己的細胞組織培育替換受損和患病骨骼開辟了新途徑。試想一下,未來某一天,由于骨折而深受痛苦折磨的人不用再忍受那份不便,他們通過三維器官打印機解決這一切。只需掃入一張CT片,打印機就能夠快速地復制出所需填充細胞的數量和骨骼等,個性化地構建組織工程化的器官,再通過“體內生物反應器”培植出自己的骨頭。
國內也有好玩的事兒,2009年7月17日,全國首家網上3D派出所誕生了!這是蘇州市湖西派出所借助當地一電子公司的技術服務支持,將先進的虛擬商務首次應用到了警務工作中的實例。據說,該地區(qū)的居民只要下載安裝了插件,就可以在家中輕點鼠標,通過網頁獲取治安訊息,還可與虛擬網絡世界中的“警察”進行親切互動,甚至可以和“警察”握手、跳舞。不知道這種3D派出所以后會不會推廣呢?
其實,即便沒有完全使用3D技術,但3D的概念也逐步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3D不僅僅只是一種技術名詞,它同時也包含了一種思維觀念。
《新科學家》雜志就曾報道過,最近大熱特熱的電影《盜夢空間》中,荷蘭“圖形藝術家”M·C·埃舍爾創(chuàng)作的沒有盡頭的樓梯,這位怪才畫家30年前作品中的視覺模擬和今天的虛擬三維視像與數字方法是如此相像。
今年9月在德國柏林舉辦的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圍繞3D概念研發(fā)的各種數碼產品競相登場。便攜式3D攝像機、3D手機、3DMP4、3D筆記本電腦等等,五花八門。雖然目前的3D技術還沒有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它會逐漸成為承載我們生活的一種方式。
從最初的讓我們感到驚喜到漠視,再到現(xiàn)在的驚艷,3D正以不可阻擋的勢態(tài),挺進各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