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9日,索尼(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發(fā)布了一款全新的藍光播放器產品BDP-S350(以下簡稱S350)。S350是繼BDP-S300(以下簡稱S300)之后索尼在國內市場發(fā)布的第二款藍光播放器,同時也是前作S300的升級機型。相對前作S350雖采用了更加輕薄的機身設計,理應進行了一定程度精簡;而在本作的試用過程中卻給了筆者一個不小的意外。為了更好地體現新作S350與前作S300之間的區(qū)別及改進之處,本次評測中我們引入索尼S300進行對比參考,同時也感謝索尼(中國)有限公司的大力合作與支持。
繼今年1月份在中國市場推出第一款藍光播放器BDP-S300后,索尼此次又推出了新一代藍光播放器S350。該產品具備1080p全高清輸出,能夠展現出真正全高清的卓越畫面。對于一般的DVD內容,用HDMI連接,也能轉換至1080p的信號。同時,S350擁有 7.1 聲道無壓縮音質環(huán)繞音場、每秒24幀的電影般播放幀數。
此外,S350新加入了高速啟動模式,只需八秒便能快速開啟播放器;支持Bonus View畫中畫功能,若使用者選擇該功能,在電影播放時屏幕上會同步顯示畫中畫窗口,可同時觀賞導演和演員的評論,進一步提升電影娛樂體驗。S350同時配備新增加的BD-Live藍光網絡互動功能,其以太網端口可方便固件升級,并能獲得基于互聯網的交互式內容。
雖然早已得知S350相對前作采用了瘦身設計,但剛拿到這款機器的時候還是吃驚不小。相對前作S300,S350在機身尺寸上至少進行了40%以上的縮減,第一感覺更像一臺普通的DVD播放器。也許索尼正是想通過這樣一種精簡設計給消費者一個信號:藍光播放器已不再像以往那樣,以表現專業(yè)性大型機身設計來取悅燒友;而是一款偏重操作便捷性與時尚設計的大眾家庭娛樂消費產品。
S350與S300兩代機型機身正面對比
在機身尺寸上,S350與前作S300在機身寬度上基本保持一致;而在機身縱深及高度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縮減,從下面的機身側面對比圖中,我們能非常直接地發(fā)現這一點。
兩款機型機身側面對比
而在背部的訊源接口方面,S350相對前作的調整幅度還非常之大,除了重新調整功能布局外,S350去除了不常試用的多聲道模擬輸出端口,而新增了與外部移動存儲設備相連的EXT擴展USB接口,同時LAN網絡接口的加入也為BD-Live等新功能做了基礎支持。
由S300前置面板與光驅雙層設計整合為S350目前的復合性設計,開閉式前置面板內藏光驅的同時,也為原本略顯單調的機身設計增添了不少科技靈動感。另一方面,前置面板采用整體炫藍式配色方案,則更為顯著直白地色彩上突顯了藍光在高清時代的領導地位。
S300與S350光驅倉位設計對比
同時,S350的機身左側采用了相對前作更為明快的長條形電源開關;右側的功能按鍵也保留了最長用的三個播放控制鍵。整體來看S350所謂的外部設計精簡,在機身與功能區(qū)塊的搭配上都保持著較好的平衡。
左右兩側細節(jié)對比
而翻開S350的內置式艙蓋,除了能看到藍光光驅的艙門門,機身的工作顯示屏也被設計在該區(qū)塊的右側,整個機身的工作訊息可以透過藍色外擋板的進行顯示,小巧中不乏一絲靈動感。
S350內置式光驅倉位
訊源接口區(qū)塊,S350依次搭配了HDMI、色差、S端子、AV端子與LAN接口、兩聲道模擬輸出、光纖與同軸數字各一組。相對前作,已將使用較為麻煩且傳輸性能更受線材局限性的多聲道模擬輸出端子;取而代之的則是影音一體化的HDMI端子。
S350背部尋源接口部分
在機身背部的右側,除了散熱風扇外,我們還可以看到S350的碟區(qū)信息。與S300相同,依舊為DVD6區(qū),BD是C區(qū)。
S350背部散熱器與標注銘牌
根據藍光影碟版區(qū)劃定,S350依舊被設定為藍光C區(qū)機型;而在本作發(fā)布時,索尼影視娛樂公司向國內市場同步推出了35張藍光影碟,基本以全區(qū)碟為主。而擔心C區(qū)機型可能限制片源缺憾的消費者大可不必擔心,因為即使放眼全球市場,全區(qū)碟也占到70%的藍光影碟總發(fā)行量;同時索尼影視娛樂公司也陸續(xù)向國內市場推出更多的新品藍光影碟,為國內消費者提供了一種更為便捷地購買途徑。
S350的配套遙控器
除了在操作整體響應速度上作出了全面的提升之外,全新引入的XMB跨界導航菜單,將不同類別的功能以橫向圖標來區(qū)分,縱向則以不同功能的子菜單進行延伸。這樣設計的好處不僅在于更為靈動新穎的界面視覺體驗,更使操作者只需將目光停留于菜單的縱橫交錯位,相對傳統(tǒng)菜單用戶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眼部移動以達到更好的操作舒適性。
XMB跨界導航菜單主界面
BD、DVD等光碟播放器設置界面
S350顯示設置界面
雖然采用了界面更為友好XMB菜單系統(tǒng),可能有讀者會認為新的菜單系統(tǒng)給人第一感覺沒有原來列表式系統(tǒng)的那么詳實;而在這里筆者需要告訴大家全新的菜單系統(tǒng)除了為用戶提供更為舒適的操作環(huán)境,在功能集成度上依舊十分完滿。
S350系統(tǒng)設定界面
S350音頻設定界面
更多音頻設定選項
可能受限于當時技術的應用局限性,在國內早些時候發(fā)布的幾款藍光播放器都或多或少存在著機器啟動速度慢、讀盤速度慢以及菜單響應速度慢等諸多不便之處,當時更好燒友戲稱道:“藍光播放器一向讀盤比較‘認真’”。而本作的另一大賣點測試迅捷的啟動及操作響應速度,那么在本次評測中,我們特地對這兩款機型進行了相關的比較測試。
簡易設定中的啟動模式設置
另一方面,原先在操作系統(tǒng)菜單中存在的停頓感;在S350身上則幾乎感知不到,即使使用了更為復雜XMB(Xross Media Bar跨界導航菜單)系統(tǒng)后,在操作流暢度上沒有任何停滯感。
部分影片讀取后需要進行加載過程
由前作大幅改進而來的S350,在新加入的高速開機模式下,從開機到進入主界面S350只用了6秒左右,而S300啟動時間則需要長達45秒,即使S350采用普通開機模式也只需近20秒時間;在讀碟速度方面,筆者先后嘗試了25GB與50GB兩種容量規(guī)格的藍光影碟,兩者讀碟時間基本在15-20秒之間,影片的預載入分別為7秒與15秒左右,相比前作的響應速度有了成倍速的提高。
索尼藍光播放器機體性能測試對比數據 | ||
對比機型 |
BDP-S300 |
BDP-S350 |
開機速度 |
45秒 |
6秒*/18秒 |
25GB藍光影碟 讀碟/載入速度 |
27秒/4秒 |
17秒/7秒 |
50GB藍光影碟 讀碟/載入速度 |
30秒/70秒 |
15秒/15秒 |
*號代表S350處于高速啟動模式 |
而隨著藍光規(guī)格升級到Profile2.0后,順應數字互動性的發(fā)展方向,S350開始支持Bonus View畫中畫功能與BD-Live藍光網絡互動功能。Bonus View功能提供了一種與電影同步的畫中畫功能,可以讓用戶在觀看電影的同時觀賞導演和演員的評論;而BD-Live功能通過藍光播放器接入互聯網的方式,來瀏覽影片相關的花絮、宣傳海報等,進一步增強人機互動性。
簡易設定中互聯網設置,之后并會提供相關IP地址的設定界面
載入界面
加載成功后的網頁界面
最后,對于不少燒友更為關心的影音功能方面。本次S350除了保留前作的對于Dolby TrueHD與DTS HD MA的內解碼PCM5.1輸出以及24P影院模式外,針對Dolby TrueHD 7.1音軌的支持也由原來的向下混音的PCM5.1輸出升級到的內解碼PCM7.1輸出。同時還提供了畫面、塊狀與細部等三種降噪功能。除此之外,系統(tǒng)還提供了標準、亮環(huán)境與劇院三種視聽環(huán)境預設。
S350的視頻設置選項菜單
S300與S350畫質對比(左圖為S300,右圖為S350)
整體感覺,S350相比S300在對比度上的表現更為出色,S300輸出的畫面在比較中則略顯灰色,黑位及色彩飽和度的表現上與S350有一定差距,試看機型為索尼46Z4500液晶電視。(屏攝樣張因拍攝后的多次數碼轉換以及讀者的顯示設備性能不一,則僅供參考。)
除了購買S350隨機附贈的三張藍光影碟外,《全民超人漢考克》也是筆者重點試看的一部影片。雖然不太習慣觀中文對白的國外大片,但第一次看到藍光影碟中有了普通話對白的音軌,則更覺得藍光已離我們越來越近。實際試用中,除了之前提到在操作便捷性與響應速度有大幅改善外,S350輸出的畫質穩(wěn)定性相當優(yōu)秀,較前作的畫風更為偏暖耐看。系統(tǒng)內集成的環(huán)境預設模式,則更符合普通消費者“即開即享受”的功能需求。
評測總結:雖然藍光高清產品從最初與HD DVD之間的焦灼狀態(tài)發(fā)展到如今高清行業(yè)的領導者,不過目前此類產品還更多流行于影音發(fā)燒友之間;而S350所采用的瘦身設計在他們看來更是設計上的大忌,但在實際試用了這款產品之后,筆者更多地感受到數字時代已不能單單以體積斤兩來初步度量一款產品的優(yōu)劣。
綜合而言,S350將合理的功能布局、快捷的操作響應以及人性化的界面等三大必要元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其實針對目前國內藍光高清市場的現狀,的確需要一款具有足夠代表性的入門機型,使國內消費者初步形成這樣一種觀點:藍光并不是一種繁瑣、昂貴的專業(yè)影音體驗方式;而是一種集便捷操作、高清影音體驗于一身的大眾娛樂形式。索尼S350的出現適時填補了這樣一種空缺,期許國內高清市場能有更多這樣的優(yōu)秀產品出現來推動整個行業(yè)的良性發(fā)展。
索尼藍光播放器BDP-S350產品參數 | |
支持光碟格式 |
BD-ROM*, BD-R/-RE(BDMV/BDAV), DVD VIDEO, DVD+R/+RW(+VR), DVD-R/-RW(VR/Video), CD, CD-R/-RW(CD-DA/Data) 區(qū)碼:BD-ROM(C區(qū)或全區(qū)/Region Free), DVD VIDEO(六區(qū)或全區(qū)/ALL) |
支持文件格式 |
AVCHD(DVD+R/+RW, DVD-R/-RW), JPEG(BD-R/-RE, DVD+R/+RW, DVD-R/-RW, CD-R/-RW) |
藍光功能 |
BonusView畫中畫功能
BD-Live網頁互動瀏覽功能 |
視頻功能 |
高清1080視頻輸出
Precision Cinema HD upscale倍線功能 x.v.Colour色域標準 BRAVIV照片秀 24p電影模式(1080p/24p視頻輸出) |
支持音頻解碼格式 |
Dobly TrueHD, Dobly Digital Plus, Dobly Digital, DTS |
操作菜單功能 |
高速啟動功能, 跨界導航菜單, BRAVIA Sync影音同步 |
輸出端口 |
HDMI輸出×1, 分量視頻輸出×1, S-Video輸出×1, |
機身尺寸 |
430mm×220mm×60mm(寬×深×高) |
機身重量 |
約2.9kg |
功耗 |
26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