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比中國人有錢,那么它們購買電視,到底最看重什么呢?近日美國iSuppli公司對美國消費者購買電視傾向作了一項調(diào)查,并且在“SID 2008”商務(wù)會議上,iSuppli公司顯示器調(diào)查部副總裁Paul Semenza先生在演講公布這一調(diào)查結(jié)果:
高檔品牌的購買理由
第一位:畫質(zhì)(約36%)
第二位:品牌名稱(約31%)
第三位:價格(約15%)
第四位:顯示裝置的種類(約7%)
第五位:肯定評價(約3%)
大眾品牌的購買理由
第一位:畫質(zhì)(約36%)
第二位:價格(約32%)
第三位:顯示裝置的種類(約9%)
第四位:品牌名稱(約5%)
第五位:肯定評價(約5%)
iSuppli公司將電視購買理由分為“畫質(zhì)”、“品牌名稱”、“價格”、“顯示裝置種類”以及“肯定評價”等幾項,對美國消費者購買行為進行了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2008年第一季度高檔品牌和大眾品牌方面,選擇“畫質(zhì)”的消費者均占到約36%,排在首位。 從以上數(shù)據(jù),我們看出,在美國消費者購買電視的行為模式中,無論“高檔品牌”還是“大眾品牌”,畫質(zhì)都是最優(yōu)先考慮的因素。
在大眾品牌方面,美國消費者購買理由選擇“顯示裝置種類”的消費者驟減。2007年第一季度選擇這一理由的消費者曾經(jīng)占到整體的約44%,但在1年后的2008年第一季度卻減至約9%。與“液晶或等離子”相比,消費者會更優(yōu)先考慮“畫質(zhì)”。
另外,顯示裝置種類方面,不管收入多少,大部分消費層都會購買液晶電視。但是,在高收入階層中,大尺寸等離子電視也頗受歡迎。
電視購買費用方面,高檔品牌中,花費“3000美元以上”者在整體中占到10%。而大眾品牌中,花費“600~999美元”者在整體中占42%;ㄙM“1499美元以下”者在整體中占到90%。關(guān)于購買處,高檔品牌中從CE(零售店)購買的消費者最多,而大眾品牌中,80%的消費者是從量販店購買。
在國內(nèi),我們也看到消費者購買電視也越來越看中畫質(zhì),這也是很多洋品牌靠價格戰(zhàn)并不靈的原因,而國內(nèi)TCL、海信、康佳等品牌依托高畫質(zhì)產(chǎn)品卻取得了很大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