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等離子SED現尷尬 巨頭轉型液晶獨好

來源:投影時代 更新日期:2007-12-27 作者:蕭蕭

平板電視業(yè)四巨頭齊轉型液晶

    在平板產業(yè)上,等離子和液晶兩大主流技術陣營誰優(yōu)誰劣之爭由來已久。而其中佳能和東芝主導的SED顯示技術也被認為是在技術層面可能與等離子和液晶技術抗衡的新型顯示方案。不過,時至歲末這一兩強爭霸、一小求生的局面可能面臨巨大轉折。

    近日,據外電報道,松下、佳能、日立將共同出資建設第八代液晶面板線。而此前佳能是SED技術的主要支持者,日立更是等離子產業(yè)的主要支持廠家。同時,更有準確消息表明東芝在受專利權案牽連被迫放棄SED項目后,正式退出與松下和日立在液晶面板產業(yè)的合作,轉而投靠夏普門下。

    在這些報道中筆者注意到一個事實,那就是四家電子業(yè)巨頭紛紛看好液晶電視領域的發(fā)展?jié)摿,并決定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大規(guī)模進入液晶產業(yè)領域。而此前除東芝外,其它三家的主要精力均不在液晶領域,而集中在等離子或者是SED產業(yè)。

    此次四家巨頭的集體轉變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系。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全球顯示行業(yè),等離子產業(yè)已經進入后增長期,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將停止增長甚至進入負增長階段。美國研究公司iSuppli表示,等離子顯示器廠商面對液晶顯示器(LCD)廠商的激烈競爭,今年全球等離子面板營收將成長至86億美元,較去年增加12%,2008年時可望達到102億美元的高峰。但到2011年時,等離子年營收將萎縮至87億美元,盡管出貨量有成長,但廠商將因LCD等其他技術的夾擊而削價競爭。

    而與等離子市場前景不佳相比,液晶產業(yè)卻被廣泛看好。據日本市場調查公司My Voice Communications公布十一月初對日本國內平板電視購買意向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計劃購買平板電視的消費者的電視選擇類型63.1%傾向于液晶電視,其次是PDP電視占29.9%,背面投射型投影儀電視(背投電視)占2.5%。而日本國內市場是主要的等離子電視市場之一。

    另據研究表明,07年等離子電視液晶開始告別主流的42英寸尺寸,而將主要產品放在50英寸及其以上尺寸。分析認為,等離子由于自身技術的局限性,在42英寸市場上綜合性能沒有競爭優(yōu)勢,同時液晶產品價格下降過快,進而導致等離子電視在42英寸市場上的萎縮。目前42英寸平板市場全高清產品,等離子產品僅有松下一個型號(業(yè)內認為該款產品存在巨大的技術不成熟的嫌疑)。而索尼、廈華等知名彩電企業(yè)在這個規(guī)格尺寸上已經實現產品的全面全高清化。巨大的性能差距是導致等離子產品在42英寸領域失利的主要原因。

SED前途最堪憂

    四巨頭齊上陣投資液晶電視領域,無疑可以看作是對等離子未來的擔憂。事實上,早在05年東芝就已經放棄了等離子電視產品的研發(fā)和生產。而受佳能與美國Nano-Proprietary公司在SED技術專利使用權上的分歧影響,東芝被迫退出之前一直青睞的SED項目,結束與佳能的合作。

    此前,東芝也曾與松下日立合資建設第六代液晶面板線。生產電視用大尺寸液晶面板的IPS Alpha Technology原有出資比例為,日立顯示器50%、松下電器產業(yè)30%、東芝15%,DBJ新產業(yè)創(chuàng)造投資事業(yè)工會2%、佳能2%、其他為1%。日前,在東芝與夏普的合作已經水到渠成之時,東芝也正是放棄在液晶面板領域的投資,將出售東芝占有的IPS Alpha Technology 的15%股權。目前認為接手者極可能是松下。松下此前表示愿意把IPS Alpha Technology的持股比例提高到50%以上,其持股方量改變的方式可能包括增資和收購其他股東股權。

    東芝認為,東芝的業(yè)務優(yōu)勢在半導體領域,而夏普則在液晶面板領域為佼佼者,雙方可以實現優(yōu)勢互補的共贏格局。東芝董事執(zhí)行社長西田標識,制造半導體及液晶面板需要巨額投資;所以我認為向具有優(yōu)勢的領域(東芝為半導體,夏普為液晶面板)展開集中投資非常重要。

    而在佳能、日立和松下共同出資的八代線液晶面板項目的實施載體是日立的全資子公司日立顯示器。三方約定2008年3月31日之前,松下電器和佳能將分別取得該公司24.9%的股票,日立繼續(xù)持有50.2%的股票。另據消息表明,最終佳能希望獲得超過半數日立顯示器的股份。

    八代液晶面板線投資金額會在百億元人民幣左右。如此巨額的投入對于三家企業(yè)都不是小數目。目前松下正在建設全球最大的等離子面板基地。而日立公司的整體財務狀況并不良好。佳能則可能面臨著在SED和液晶之間做出抉擇的境況。

    新的液晶投資項目是人們對佳能SED項目產業(yè)化的前景表示出超過以往任何時期的擔憂。該項目的主要推動之東芝已經由于受到專利權授權范圍的影響而撤出該領域。佳能SED技術最初的來源是美國Nano-Proprietary公司,其后佳能利用與東芝的合資公司作為SED產業(yè)化的載體。但是Nano-Proprietary公司表示不曾授權東芝應用其具有的SED專利,這導致東芝被迫放棄SED項目,而全面轉向液晶領域。

    SED產業(yè)化的前景并不被業(yè)界看好。雖然在畫質上SED能夠達到傳統(tǒng)CRT技術的水平,但是對消費者是否愿意為這樣的畫質大舉買單,同時其它競爭者,如液晶技術是否會獲得可以抗衡的畫質水平都存在疑問。而在這些之前佳能首要要解決的是SED面板的量產工藝問題。

    此前,SED電視的發(fā)布日期已經被幾次推移。目前佳能的“不會放棄”的官方表示更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當佳能在液晶面板上大舉投資之后,SED技術的資金支持勢必會在東芝撤離后再一次被消減。這不禁令人懷疑SED是否會就此夭折。

等離子陣營波瀾再起

    另一方面,日立在液晶產業(yè)方面的大舉投入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不僅是目前計劃中的八代線液晶面板項目,此前,日立已經在今年一系列的平板產業(yè)展覽會中表現出了對液晶技術的偏好。其最薄的32英寸液晶的展示則是最佳的代表。

    而在實際產品線中,今年秋季日立一款42英寸全高清液晶電視的出現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該款產品使得日立高端的42英寸平板電視已經被液晶占據,而等離子產品則退居到次要和陪襯地位。作為最主要的等離子企業(yè),全球排名第四的等離子面板供應商,出現取詞的戰(zhàn)略性調整,自然會備受關注。

    另外,在日立企圖加強在液晶產業(yè)的投入的同時,日立等離子項目卻處于收縮階段。據悉,今年年底日立已經停產了與富士通合作的37英寸等離子面板生產線。這也是等離子電視在37、40、42等中等尺寸線敗北于與液晶的交戰(zhàn)的最好明證之一。當然,日立對此次停產的解釋是:生產線老化,且不值得改造。

    與日立相比,松下對等離子的鐘情可謂“?菔癄”。目前松下投資2800億日圓(約23億美元)在日本兵庫縣尼崎市建造全球最大的等離子電視面板工廠已經在建設中。工廠將在2009年5月投產,月產能折合42英寸面板為1000萬片以上。投產后,松下等離子電視面板折合42英寸總產能達到每年2150萬片的規(guī)模。

    不過松下對等離子的鐘情并不代表松下會放棄液晶產業(yè)。今年秋季一款37英寸的全高清液晶電視進入松下平板陣營,被業(yè)界認為是松下堅持等離子大尺寸、液晶小尺寸戰(zhàn)略的轉折點:液晶已經開始進入松下中大型尺寸平板電視的產品序列。而八代線液晶面板生產線的主要產品恰恰是大尺寸的液晶電視用面板,比如42、46、52英寸產品。松下投資大尺寸液晶面板生產線是否意味著松下在大尺寸平板電視產品線的布局策略也在發(fā)生變更呢!

    日立和松下對八代液晶面板線的投資,自然能夠引來業(yè)界諸多的猜測。傳統(tǒng)的等離子企業(yè)、最主要的等離子企業(yè)宣布大舉進軍被認為是等離子最直接競爭對手的液晶面板,而且是大尺寸液晶面板領域,不亞于臨陣叛變,如此巨大的轉折的深層影響將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斷表現出來。也許,平板產業(yè)布局的大調整的暴風雨僅僅是剛剛開始!

特別提醒:本文為原創(chuàng)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翻版/抄襲必究!
廣告聯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