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音(MIXING)

     
  混音(MIXING)將對白、音樂、音效等多種音源予以混合的處理過程,又稱為再錄音(RE=RECORDING)。混音是有前期和后期
前期。前期是做整體效果,如做混音,做人聲和樂器的EQ把各個樂器的擺位做好!這樣聽起來就有了個總體的混音模式! 。后期是最重要的一道手續(xù),也就是母帶合成,他主要是把前期混好的音樂,在發(fā)行前再做一次命整個的壓縮,這個壓縮不是把音頻壓小了,而是把整個音頻壓起來聽上去很平均,還有再把前期合成好的音樂的EQ再一次的調(diào)節(jié)好!

  混音不僅僅是一項藝術(shù),它還是將音軌組裝成為最終音樂的一個關(guān)鍵步驟。一個優(yōu)秀的混音可以將你音樂中的精彩之處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這可以認為是你將聚光燈全部打向樂曲中那個最重要的細節(jié),給本來就非常激動的聽眾再增添一分驚喜,同時還要保證樂曲無論是在一臺晶體管收音機上聽,還是從一個發(fā)燒友的"夢幻組合"中放出來,聲音都要沒的說。

  從理論上說,混音應(yīng)該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你要做的只是調(diào)節(jié)一些旋鈕,直到所有的聲音聽起來都很好即可。但是一般可沒有那么好的運氣。混音對于混音工程師來說,其難度簡直可以與演奏一件樂器那樣困難。因此我們要走得近一些,來仔細觀察一下混音中的每一個步驟。

  你可以從分析一些頂尖級的混音工程師和制作人的優(yōu)秀混音錄音開始,這些"大腕兒"包括:Bruce Swedien、Toger Nichol、Shelly Yakus、Steve A1bini以及Bob Clearmountain等。不要將注意力放在音樂上,而要注意其中的混音。你要盡力聽出每一件樂器的聲音,甚至是"墻壁的聲音",因為音樂中的每一個元素都有其自身的聲學(xué)空間位置。同時還要注意音樂中頻率響應(yīng)的平衡,你要盡量使得聲音有足夠的高音部分但又不使其產(chǎn)生尖叫聲,還要有充足的低音來進行鋪墊,但不要將混音弄成一團渾水,當(dāng)然保證一個清晰明顯的中頻段也是必須的。

  一種最好的混音參考工具就是一臺CD唱機和一張混音非常精彩的參考CD(在搖滾樂CD中,我最喜歡的一張要算Tom Petty和The Heartbreakers的專輯Damn the Torpedoes,其精彩之處就在于無論你是使用什么樣的音響系統(tǒng)來播放它,它的聲音都非常的好)。將CD唱機接到你的調(diào)音臺上,然后經(jīng)常地將你的混音作品與參考CD進行比較。如果你縮混出的聲音顯得有些呆板、刺耳或是引不起人們的興趣,那么你就要仔細監(jiān)聽并且分離出產(chǎn)生這些不良后果的信號源。一張參考CD也可以在許多方面對你有指導(dǎo)作用,例如鼓聲、人聲和其它聲音的相對電平量等。

  觀察調(diào)音臺的電平表,使參考CD中樂曲的電平與你混音作品的電平盡量相同(使它們的峰值信號在電平表上一樣高)。這時如果你作品的總體音量聽起來很小,甚至當(dāng)它的峰值電乎已經(jīng)超過了參考CD的電平值時也是如此,那說明參考CD中的音樂一定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很好的壓限處理,使整首樂曲的動態(tài)差異不致太大。事實上,壓縮永遠是你進行混音時必須要做的幾件事之一。同時,一個正規(guī)的制作室應(yīng)該都擁有至少一臺一流的壓限器和一名一流的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