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邦咨詢光電研究中心(WitsView)最新研究顯示,2017年全球液晶電視代工廠出貨計劃排名依序為TCL、冠捷、富士康以及京東方視訊(以下簡稱BOEVT),排名第四的BOEVT在擁有京東方面板資源的優(yōu)勢下,以純代工的模式快速竄起,今年甚至首度接下VIZIO訂單,顯示大陸電視代工廠勢力正逐漸抬頭。
面板產能大量開出,助力大陸代工廠
根據(jù)WitsView數(shù)據(jù)顯示,與2016年相比,全球前四大代工廠2017年出貨量預計都將成長,分別為TCL的2,200萬臺、冠捷的2,000萬臺、富士康的1,300萬臺以及BOEVT的1,200萬臺。
其中,在京東方面板產能逐步釋放的支持下,BOEVT的電視整機出貨數(shù)量從2016年的650萬臺快速成長至今年預計的1,200萬臺,增幅高達85%。產品尺寸除了京東方擅長的32寸面板之外,隨著今年下半年福清8.5代廠的43寸產能大量開出,BOEVT的產品組合將更加完整,增添接單多元性。
在BOEVT客戶結構方面,除了兩大龍頭三星電子與樂金電子,今年下半年也將新增美系大客戶VIZIO,VIZIO過去主要合作伙伴為臺系代工廠,這次首次與BOEVT合作,也透露出大陸代工廠的制造水平已獲國際大廠認可。
整機與面板相輔相成,富士康代工量續(xù)增
WitsView指出,BOEVT的崛起與京東方的面板資源有絕對相關。目前全球前三大代工廠中,TCL與富士康也分別擁有華星光電與夏普/群創(chuàng)的面板資源,整機與面板相輔相成已成為發(fā)展電視代工的關鍵。
富士康今年在夏普強勢回歸大陸市場,以及在索尼等既有電視代工訂單的支持下,代工量仍持續(xù)成長。但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開始,群創(chuàng)預計以50寸等經(jīng)濟切割尺寸提供客戶整機代工服務,泛鴻海集團如夏普、群創(chuàng)以及富士康未來要如何垂直整合資源以發(fā)揮綜效,將是一大關鍵。
對于冠捷來說,雖然擁有飛利浦自有品牌以及長期耕耘的廣大客戶群做為代工出?,但面板資源相對弱勢,也讓冠捷日趨仰賴CEC集團的面板供應,顯示唯有透過有效整合面板資源,才能維持代工競爭力。
大陸產業(yè)鏈上下游整合,臺廠遭擠壓
在電視產業(yè)中,面板占整機超過六成以上的成本,面板資源對整機代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大陸面板廠蓬勃發(fā)展,電視面板出貨量全球占比預估在2017年將達到33%以上;
2019年前,新增的大陸面板廠包括CEC熊貓的兩座8.6代廠,以及京東方與華星光電各一座10.5代廠,共四條高世代產線加入投產。預估大陸不論是面板端或代工端的能見度將持續(xù)提高。而在大陸產業(yè)鏈上下游垂直整合的趨勢下,臺灣代工廠的生存空間遭到擠壓,恐逐漸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