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落伍 3D電視知識大惡補

來源:投影時代 更新日期:2012-09-11 作者:滴答

3D電視的3大優(yōu)點

    2012年對于3D電視來說是充滿機遇的一年,尤其是倫敦奧運會之后,3D電視逐漸充斥到消費者的生活中,不少消費者表達了想購買3D電視的意愿,但是又礙于對3D領域的陌生不敢輕易下手,今天投影時代網(wǎng)就為大家介紹一下3D電視方面的信息,希望能給廣大消費者帶來一些幫助。

    首先大家要明白,3D電視如此受到消費者青睞這到底是為什么,總的來說,3D技術具有以下3種普通電視不可比擬的優(yōu)點。

    1、立體感強、畫面逼真。相對于傳統(tǒng)的電視機而言,3D電視能夠呈現(xiàn)出來的圖像不再局限于平面,畫面大小也不再受屏幕大小的約束,觀眾會仿佛看到海豚在自己身邊優(yōu)雅游動,鳥兒從頭頂輕輕掠過,足球朝你的面門飛速襲來……這些場景都是以往平面成像的電視所難以表達出來的。

    2、3D電視是未來發(fā)展的主流。人的雙眼在自然界中看到的是三維景物,因此能夠再現(xiàn)真實的三維景物一直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目前三星、索尼、LG、夏普、松下、海信、康佳、TCL、長虹、創(chuàng)維等電視廠商都已經(jīng)推出了3D產(chǎn)品。3D電視將成為未來發(fā)展的主流,發(fā)展前景不可估量。

    3、可以兼容2D和3D畫面,轉(zhuǎn)換方便。3D電視并非采用了全新的屏幕,只是在普通平板電視的處理模組上加入了支持3D顯示的結構,另外再加入支持3D解碼和播放的3D芯片,所以3D電視都可以兼容2D畫面的播放,同時兩種畫面之間也可以快速方便的轉(zhuǎn)換。

    人的兩眼因為相距有一定距離,所以在看特定事物的時候,用左眼看到的影像和用右眼看到的影像有所不同。就是這種角度不同的兩個影像在大腦里合成后才會讓我們感到立體感。

    3D影像也跟這個原理一樣,由通過帶有跟左右兩眼效果一樣的特殊攝影機所拍攝的影像構成。被拍攝的左右兩個影像通過3D電視和眼鏡分別送到兩眼后,在大腦里合成立體影像,這樣我們就看到了3D影像。 3D電視顯示影像的方式有兩種,分別為快門式和 不閃式。

不閃式3D技術

    優(yōu)缺點分析 

    優(yōu)點:   

    1、眼鏡輕、無輻射,增加觀眾人數(shù)成本低。  

    2、沒有因快門眼鏡因日光燈引起的畫面閃爍現(xiàn)象 (重影),畫面穩(wěn)定。  

    3、可視角度相對于主動快門式要大(快門式斜或躺著看亮度會減少。  

    4、不受環(huán)境光影響,舒適性好。  

    缺點:   

    1、不能在水平實現(xiàn)3D全高清畫面,3D畫面清晰度減少一半,分辨率低(1920×540),不閃式1080p畫面播放出來只有540p。  

    2、目前技術成本高,應用偏光式3D技術要求電視具備240Hz以上刷新率。 ----這些定義太不嚴謹.目前平板電視的偏光技術才用不閃式.如果是雙機投影式的不需要。

快門式3D技術

    優(yōu)缺點分析  

    優(yōu)點:   

    1、3D效果突出,可以保持畫面原始的分辨率;   

    2、技術實現(xiàn)起來比較容易,屏幕成本較低,只要更新頻率能達到要求,就能導入;   

    3、視角范圍寬泛(僅針對主動快門式3D等離子電視);   

    缺點:   

    1、戴上眼鏡之后,亮度減少較多;   

    2、3D眼鏡快門的開合在日光燈影響下與左右圖像不完全同步,會出現(xiàn)串擾重影現(xiàn)象;   

    3、主動快門式3D液晶電視的可視角度;   

    4、主動快門式3D眼鏡的售價基本在1000元左右,相對較貴,并且需要安裝電池或充電使用。   

    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目前的兩大技術陣營也是各有各的優(yōu)勢,從目前的顯示效果來看,主動快門式技術略占優(yōu)勢。但是從成本支出方面看,偏光式的3D液晶電視畫面穩(wěn)定性更好、配套的3D眼鏡也更為輕便,而且價格相對低廉,價格僅在百元左右。相比之下,快門式3D技術所匹配的3D眼鏡價格較為昂貴,價格在800元~1000元不等。

 標簽:3D電視 技術介紹
特別提醒:本文為原創(chuàng)作品,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翻版/抄襲必究!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wǎng)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wǎng)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wǎng)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