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誰為3D買單?3D電視賣場真實現狀調查

來源:泡泡網 更新日期:2010-11-13 作者:侯維鋮

3D電視賣場現狀調查

    自2010年上半年3D電視集中出現在中國市場上至今已有半年多的時間。在這半年多的時間里,市場上的3D電視無論在種類還是數量上均有了極大的提升,消費者對3D電視也逐步經歷了從不了解到了解再到逐步開始接受的階段。毫無疑問,3D電視已經成為了略顯沉悶的2010年平板市場上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

    對于一種相對新生的事物,3D電視要想被更多的消費者迅速熟知,除了需要來自廠商、專業(yè)媒體的推廣和引導,更離不開來自散布在全國數千家零售終端“臨門一腳”的推動。而在3D電視出現的這半年多時間里,各個家電賣場的電視專柜里發(fā)生的變化,也從另一個側面如實反映出了“3D電視”的真實市場現狀。

    最近,我們陸續(xù)走訪了京城數家家電連鎖賣場,針對3D電視在賣場中的現狀進行了一番考察和總結。

占據黃金位置 3D已被重點關照

   

    3D電視在各個家電賣場都有著比較好的位置分布,幾乎各個賣場都在黃金位置設立了3D電視展示區(qū),某些店面面積較大的賣場還會專門在入口的黃金位置劈出一塊專門的3D電視專區(qū),將各個大品牌的3D電視集中展示。

    而進入彩電區(qū)域后,在各個品牌的專柜區(qū)域類,3D電視基本也都占據著黃金位置。幾乎所有擁有3D電視產品線的品牌都為3D電視設立了一個單獨的區(qū)域,大都位于專柜中最顯眼或者第一眼就能看見的區(qū)域,同時在展臺的布置、各種POP的布置上都下了心思,力求在第一時間就能抓住消費者的目光。

    雖然位置不錯,但是我們也發(fā)現各個品牌3D電視在日常展示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有些品牌的3D電視總是處于2D信號的回放,想要體驗卻被告知暫時沒有片源;有些品牌提供的3D眼鏡數量很少,甚至只有1付,在人多的時候捉襟見肘;有些品牌的3D電視雖然在放3D畫面,但DEMO片質量較低,很難激起消費者體驗的興趣。能夠做到真正重視“消費者體驗”的品牌少之又少。對于3D電視這種非常依賴客戶體驗的產品而言,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缺失將直接導致客戶興奮度的下降和關注點的轉移,是廠商和賣場未來一定要關注的問題。

品牌分布 國產外資打成平手

   

    回顧2009年的平板市場,我們幾乎很難回憶起和3D電視有關的新聞或者報道。但是自從2010年1月美國CES展會之后,3D卻“忽如一夜春風來”,各種報道充斥著媒體大大小小的版面。經過大半年時間之后,銷售3D電視的企業(yè)也從少數幾家外資品牌逐步擴大到幾乎所有的主流品牌。

    我們走訪的幾家零售賣場來看,國產品牌中:TCL、長虹、海信、海爾、康佳都有3D電視銷售,只有創(chuàng)維的3D電視并沒有在賣場看見。外資品牌中:索尼、三星、夏普、LG也都有3D電視銷售,而已經發(fā)布了3D機型的松下,并不能在所有賣場中都能看到3D機型,這是比較讓人意外的。

    而在這些銷售3D電視的品牌中,其實也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先不說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有哪些,我們先來看看都有哪些比較直觀的差異吧。

價格分布 罕有萬元內3D機型

   

    3D電視作為新生產品,同時也做為一種具有高級功能的產品,價格自然不是普通2D機型可以比擬。目前賣場里的3D電視價格情況大概如何呢?

    以46寸級別的3D電視為例,我們轉了好幾個賣場之后,得出的結論是差距不大。例如不管是外資品牌,還是國產品牌的46寸LED 3D電視,大都在1萬3到1萬5之間,甚至某些國產品牌的價格還要比外資品牌的價格貴,完全顛覆了大多數人的固有想法。而50寸以上的3D電視總量還是偏少,大都保持在2萬元以上的價格區(qū)間;擁有60寸級別3D電視的品牌更是寥寥幾個,動輒3萬、4萬元的售價也就變得很正常。

    而價格相對便宜的入門級3D電視和高端2D電視之間的價差,也呈現出了逐步縮小的趨勢。例如在三星專柜,我們就遇到了一位非常積極推銷3D電視的導購員,他的說辭也非常有誘惑力,因為三星的一款46寸3D電視和同樣配置,但不具備3D功能的高端2D電視比,只貴了2千多塊,如果算上贈送的3D藍光機、3D眼鏡的價值,更是快和普通2D高端機型持平。在索尼專柜我們也遇到了類似情況,一款46寸3D電視只比同樣配置,僅僅沒有3D功能的機型貴了2千多,也是非常有誘惑力的。

    可見3D電視經過大半年時間,整體價格已經出現了較大程度的回調,并且在逐步進入一個理性的甚至開始帶有誘惑力的階段。未來3D電視價格下滑的趨勢不會停止,高端2D電視所面臨的壓力會更大,其市場空間也會受到3D電視的強力擠壓。

機型分布 尺寸規(guī)格不一廠商策略不同

   

    雖說銷售3D電視的品牌不少,算上外資和國產品牌已經有了10個左右,但是各家的3D電視在尺寸規(guī)格、產品系列上還是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

    外資品牌中,索尼、三星、LG這三個品牌擁有尺寸較為全面的產品線,同時也有著2檔或者更多檔次的3D電視,可以為消費者提供較為全面、豐富的選擇。夏普的3D電視集中在50寸以上的大畫面機型,并且只有一個型號,選擇面相對較窄。松下目前在賣場里的3D機型也是50寸以上的大尺寸機型,面臨著和夏普同樣的問題。

    國產品牌方面,TCL的策略有些類似夏普,在50寸以下的中小尺寸產品中并沒有搭載3D機型;康佳、海信、海爾則提供了46寸和更大尺寸級別的3D電視,選擇面相對較寬。值得一提的是長虹,旗下的3D等離子電視不僅有60寸以上的超大機型,還推出了高清規(guī)格的萬元級50寸3D等離子,直接將3D彩電拉入到了萬元以內區(qū)間。

    當然,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技術差異,而是由各個品牌對“3D”的重視程度和產品策略決定的。只是這種情況必然會增加消費者選購3D電視時的難度,我們也希望這種情況能夠盡快的得到改變。

導購員調查 誰來正確引導用戶

   

    作為一種相對較新的事物,普通消費者缺乏3D電視相關知識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而在這種情況下,導購員就會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好的導購員可以正確引導消費者的方向,在完成自身業(yè)績的同時也能讓消費者滿意,而不負責任的導購員只會誤導消費者,多花冤枉錢是難免的。

    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們也扮作普通顧客和各個品牌的導購員進行了交流。對于自家的產品特點幾乎所有的導購員都能非常清楚的介紹,但是要問到3D方面的問題,真正了解的人并不是很多。有一些導購員只知道這款電視有3D功能,需要戴眼鏡看,至于要搭配那些配套設備,片源有什么要求并不了解;有些導購員知道有時分3D(主動快門)和色分3D(紅藍/紅綠),卻不了解2D轉3D和真正3D之間的區(qū)別;有些導購回答問題非常隨意,夸大自家產品隨意貶低競爭對手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有些導購員指鹿為馬,忽悠消費者......真正能夠做到對答如流,合理引導消費者購買3D電視,使用3D電視,組件3D娛樂平臺的導購員,目前看來確實有些鳳毛麟角。

    因此我們也建議廠家和商家加大對導購員的培訓力度,提升他們的知識水平。同時也要放棄赤裸裸詆毀競爭對手的行為。因為只有大家合力將3D市場做大,才會有真正的共贏。

用戶調查 看空看多眾口不一

   

    經過了大半年時間的市場培育,如今的消費者對3D電視持有那些態(tài)度和觀點呢?我們也在賣場和不少消費者進行了交流。

    多數消費者對3D電視都抱有一種非常積極的態(tài)度,特別是那些去影院觀看過3D電影的年輕消費者,基本上都知道3D電視,并且會在賣場認真的體驗3D電視;而中老年消費者對3D電視大都抱著一種不置可否的態(tài)度,并沒有多少人表現出一定要買3D電視的愿望,而也有一部分消費者對3D電視表現出了不感冒的態(tài)度,理由以用不著或者嫌戴眼鏡麻煩的居多。

    而在價格方面,絕大多數消費者都或多或少流露出了3D電視價格偏高的態(tài)度。這個很容易理解,特別是在普通電視售價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下,2倍甚至3倍于普通入門級2D電視售價的3D電視要想被更多消費者接納,價格仍然是一個必須要跨過去的檻。

    此外,也有不少消費者表達了對3D內容的擔憂,認為現在買3D電視可能存在著功能限制或者浪費的問題。對3D內容未來看好的消費者并不多,我們在調查過程中只遇到了寥寥數人認為明年就會迎來3D內容的爆炸式增長。

    寫在最后:

    經歷了春季、秋季兩個新品發(fā)布高峰期和十一黃金周這個銷售高峰期之后,平市場已經進入到一個相對平靜的階段。而3D電視未來大規(guī)模的井噴行情也在這種看似平靜的狀態(tài)下慢慢的萌芽。雖然賣場里的導購員知識參差不齊,雖然消費者對3D電視仍然抱有不同的意見,但是經歷了半年多培育的3D電視市場,在終端賣場已經呈現出劍已出鞘,大勢不可擋的態(tài)勢。3D電視離我們的距離,已經越來越近...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