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投影機產品擁有類似MP4播放器一樣的小巧身材,可以在墻上方便的投影12至30英寸的畫面,雖然目前微型投影產品還沒有進入量產階段,也沒有真正進入消費者的手中,不過經過數年的發(fā)展,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微型投影機實用前景的曙光。
在近幾年的國際性消費電子展會上,數個設備制造商都已經推出了越來越完善出色的微型投影機組件和配套產品,特別是今年年初舉行的美國拉斯維加斯CES2008展會上,微型投影領域不僅產品有多樣化的表現,更令人關注的是顯示技術方面有創(chuàng)新發(fā)展。引人矚目的LCOS微型面板產品亮相,令業(yè)內人士對于微型投影的實用性表現具有更大的信心。另外,DMD顯示技術的發(fā)展以及LED光源技術的完善,也令微型投影顯示的前景更加值得期待。
微型投影市場市場火熱,技術門派紛爭并起幾個月前才剛剛推出的液晶硅LCOS技術微型投影元件之所以獲得關注,是因為其小型化方面以及成本方面的優(yōu)勢,有利于微型投影設備的普及。這項技術由專門的微型投影領域顯示技術元件廠商Displaytech推出,LCOS技術微型顯示系統MEMS相比于其他微顯示技術來說,成本控制加出色,在顯示效果方面則還有很大的提升余地。根據現在的競爭態(tài)勢,筆者認為在2008年中,微型投影顯示設備制造商以及集成商都會面臨技術應用的抉擇,現在被給予很大希望的LCOS微顯示技術,還是包括目前主流DLP技術和LCD技術在內的多種微顯示投影技術解決方案。
Texas Instruments的DLP技術目前被廣泛的應用與投影領域以及大屏幕顯示產品,顯示芯片上數百萬個小型反光鏡通過數字控制可以出色的表現畫面效果;另外,還有一個頗具實力的競爭者Microvision,其推出的單晶片液晶投影產品,也已經有較為成熟的試制品面市。
在目前類似“三國鼎立”的競爭態(tài)勢中,還沒有那個廠商可以宣稱擁有“一統江湖”的技術實力,筆者認為也許要等到2009年的消費電子產品大展上,眾多的微型投影設備制造商展示最新的系列產品,LCOS、DLP以及LCD微顯示技術究竟誰能夠占據優(yōu)勢才能完全得到答案。
微型投影顯示技術三大“主力”優(yōu)劣勢對比從完全技術層面來分析微型顯示投影元件,可以看到Displaytech的LCOS微顯示技術與TI和Microvision的微反射元件在原理方面有很大差別。LCOS微顯示元件解決方案具有更低廉的成本,其應用了LED光源以及低價格的LCOS面板,不過目前其面臨的問題也在這里,其需要花費時間和成本建造能夠量產微型LCOS芯片的生產線,而只有獲得較為持續(xù)和大量的芯片,LCOS微顯示元件的成本才會真正達到預期的位置。
而在LCOS微顯示技術需要發(fā)展的這段時間內,競爭對手TI以及Microvision都有可能將其微反射投影芯片產品發(fā)展得更為小巧、廉價、低能耗,這樣的化LCOS微顯示芯片的優(yōu)勢也有蕩然無存了,在終端產品的應用方面必然會失敗。
再來看Microvision的LCD微顯示芯片,目前來看其似乎在小型化和低能耗以及降低成本方面遇到了瓶頸,很難獲得開拓性的發(fā)展,如果其真的是接近了技術發(fā)展的底線的化,現在來看在未來微顯示領域其發(fā)展堪憂。
相比較來說,TI的DLP微顯示技術的發(fā)展也遇到一些問題,包括芯片體積較大,成本較為高昂,同時目前來看耗能是最高的,因為其數百萬個微型晶片需要更大的空間和能耗來驅動;不過優(yōu)勢也是最為明顯的,采用DLP微顯示技術的樣機可以帶來目前最出色的投影畫面效果,而且是目前接近量產的試制品,因此也最優(yōu)可能最先出現在消費者的手中。
橫空出世的FLCOS技術元件傾斜競爭天平Displaytech最近展示了其獨特的FLCOS專利技術,這項微顯示技術之前曾用于攝像機的監(jiān)視器,有超過1800萬臺手持設備應用了該項技術。所以說其已經具有了一定實用能力和量產水準,而Displaytech將FLCOS顯示技術定名為LightView技術應用與微型投影產品。目前其已經聯合了16家設備制造商推出設計多樣化的FLCOS微型投影顯示產品,其中已經有4家的試制品出現在CES2008展會上,相信在今年中將會有更多風格不同的FLCOS微型投影產品亮相。
FLCOS微顯示技術面板與LCOS面板同樣應用多路時間分割技術機型單色轉化,可以每分鐘進行360次紅綠藍三原色轉換,這樣的色彩轉換能力是普通電視信號的兩倍。在黑色底板上應用紅綠藍像素濾波器的LCOS微顯示芯片,亮度表現和相應時間都要比TFT液晶面板更為出色。
而FLCOS芯片則采用了亮度更高能耗更低的紅綠藍LED元件代替了濾波器,LED可以同步顯示畫面信號,不存在延遲問題,同時成本也更為降低。FLCOS技術有了很多應用經驗,因此在制造能力、應用穩(wěn)定性、以及產品合作應用等方面都更具優(yōu)勢,我們可以看到,這項技術是目前最被看好的微顯示投影技術。
寫在最后:我們可以看到產品的競爭追根溯源是核心技術的競爭,微顯示投影技術在市場中的表現逐漸火熱,而技術的發(fā)展也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階段,盡管還沒有成熟到有量產產品的面市,但是筆者認為現在這個階段是行業(yè)內第一輪淘汰的關鍵時期,成本過高、技術不合理、效果差強人意的顯示技術以及相關產品將會被核心企業(yè)停止,在下一輪產品競爭中將見不到淘汰者的身影,當然這也是顯示技術發(fā)展的必然。
現在來看,LCD微顯示技術面臨的困境叫大,因為其特點并不明確,DLP微顯技術則兼具效果好與成本高的兩面性,量產應該不成問題;而FLCOS微顯技術目前來看無論現在的表現還是發(fā)展預期,都很值得期待。其實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哪怕是目前表現最全面的FLCOS技術也有可能并不會成為最后的終端市場勝利者,技術的發(fā)展是非常迅速的,也許只有產品真正到達用戶的手上,我們才能真正判斷技術的完善與產品的優(yōu)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