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聲系統(tǒng)中的周邊器材及其用途

來源:投影時代 更新日期:2008-06-10 作者:pjtime資訊組

    在整套演出音響系統(tǒng)中有一些必需的器材;整個擴聲過程中由第一部分音源,然后通過調(diào)音臺,把迅號集合再發(fā)送到功放,在功放進行信號放大的處理,最后送到揚聲器。擴聲系統(tǒng)就是這樣把一些細小的聲音提高至可以給成千上萬的人士所聽到。 
   
    一套最基本的擴聲系統(tǒng)要具備以上的器材是不容置疑的,而這樣的一個系統(tǒng)又實在是非;荆谝话銢]什么要求之情況下是可以的。但是在不同的環(huán)境、音源、對擴聲所得出的聲音的要求這些因素存在的話,擴音系統(tǒng)便須附加一些器材去幫助以達成整個擴聲過程的完美。這些基本以外器材,就是所謂的周邊器材。

    以下是在擴聲系統(tǒng)中可選配的一些周邊器材:

    1.均衡器:通過對不同頻率或頻段的信號分別進行提升、衰減或切除、以達到加工美化音色和改進信道傳輸質(zhì)量的目的。

    2.效果器:通過機械或電子的方法來模擬閉室內(nèi)聲音信號的延時和混響特性,使樂音更加豐富和親,并可制造一些特殊的音響效果。

    3.壓縮器、限幅器:這是一種其增益隨著信號大小而變化的放大器。其作用是對音頻信號進行動態(tài)范圍的壓縮或擴展,從而達到美化信號、防止失真或降低噪聲等多種不同的目的。

    4.激勵器:在原來的音樂信號的中頻區(qū)域加入適當?shù)闹C波成分,以模擬現(xiàn)場演出時的環(huán)境反射,使信號更具有自然鮮明的現(xiàn)場感和細膩感,并更具有穿透力。

    5.分頻器:為了提高功放的工作效率,減低音箱對頻率的失真度,提高聲音質(zhì)量。分頻器會將音頻分配,把信號送到各頻帶的功放進行放大。

    6.延遲器:在一些較大、需多組音箱作擴聲的系統(tǒng),往往用得著延遲器。因為聲音由不同位置的音箱到達聽者的耳朵是絕對的先后之分,所以為提高音質(zhì),不致有影像與聲音不一的感覺。延遲器把信號作延時處理,定下應有的先后次序。

    7.噪聲門:用在鼓群最多,因為防止收音時話筒之間的串音,其他應用范圍也頗多。噪聲門是一個電子門電路,當輸入信號電平超過了可調(diào)校之門限,電路就通了,信號便通過。

    8.反饋抑制器:產(chǎn)生反饋的主要原因是話筒的傳聲增益過大,話筒和音箱的距離太近,又或是聲場中某些頻率的聲音反射狀態(tài)過于活躍,造成聲音的正循環(huán)性放大。信號輸入反饋抑制器,一般可將50Hz-15kHz中的任何反饋頻率送入移相器,進行移相處理后,再將音頻信號送入正機的輸入端,這時的音頻信號就濾掉了聲音反饋的頻率了。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wǎng)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wǎng)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