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電視市場中,近幾年來等離子與液晶兩大分類陣營一直有著極為激烈的較量,但隨著索尼、東芝以及國內的創(chuàng)維、TCL等電視廠商紛紛宣布退出這一市場后,全球的等離子市場在近幾年來明顯的出現(xiàn)了萎縮的局面,等離子陣營中,也只剩下松下、日立、三星、先鋒以及國內的長虹等為數(shù)不多的幾家廠商了。
有數(shù)據(jù)表明,在剛剛過去的2006年里,平板電視在全球的銷量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僅在中國市場上,就有了500萬臺的銷售量,一份來自信息產業(yè)部的數(shù)據(jù)顯示,僅在去年的頭10個月里,國內液晶電視的產量就達到了700余萬臺,但數(shù)據(jù)同時顯示,同期的等離子電視的產量卻僅為53.2萬臺,同比下降了15.4%,總量甚至不足液晶電視的十分之一。
雖然等離子市場上,目前固守著前三位的松下、三星SDI和LG的市場份額有所增加,但整體的銷量卻在下降,這一新興市場無疑在經受著一輪殘酷的市場考驗。
傷眼指標會否成為救贖工具 業(yè)界人士說法迥異
近日,一份由由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家電課題組、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與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眼科聯(lián)合發(fā)布的《2005—2007年中國消費者平板電視使用評價報告》顯示,擁有液晶電視消費者長時間觀看以后感覺眼睛不太舒服的比重為8.2%,要高于等離子的4.2%,相比而言,消費者對液晶電視長時間觀看舒適度的評價要低些。
中國數(shù)字電視標準符合性監(jiān)測中心技術總監(jiān)、信息產業(yè)數(shù)字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高級工程師張素兵表示,在平板電視的各項技術指標中,對人眼感受產生影響的主要有清晰度、有用平均亮度、對比度、色域覆蓋范圍和運動圖像拖尾時間5個指標,其中,液晶電視亮度較高,同時在運動圖像拖尾時間上高于等離子電視,這是造成人眼主觀和客觀感受差異的主要原因。從實際產品使用角度看,亮度高主觀感受清晰度會好,但過分追求高亮度是不合理的,一方面能耗會比較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保護人眼健康。
這樣一份權威報告的誕生,對于一直瀕臨掙扎的等離子電視市場來講,無疑帶來了一份機遇,也算是再度挑起了等離子對于液晶電視份額驟增的沖擊。
“其實早在06年9月份的時候,就曾由國內投巨資興建了等離子電視生產基地的長虹牽頭,海信、松下、日立、三星等8家國內外主流等離子廠商在電子視像協(xié)會框架下成立了等離子專業(yè)委員會,并試圖在輿論上造出一些對于等離子有效的說法,當時他們就曾提出過液晶相對于等離子來說對眼睛的傷害要大一些,會影響人體健康的說法,只不過考慮到一些文化融合方面的因素,導致這樣的輿論遲遲沒有出臺。”一位接受PConline新聞組采訪的業(yè)內人士對于這種指標的出臺似乎并不意外。
創(chuàng)維集團研究院的一位高層也向PConline表示,由于液晶本身不能發(fā)光,只能依靠背光源提供亮度。因此,看液晶電視無異于盯著一盞上百瓦的日光燈,這無疑對于人的視力是有損的,但這一問題早在去年下旬就有了很好的解決方案,液晶電視的“屏變”技術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傳統(tǒng)液晶電視的眩光污染問題,它不但可以從電視內部圖像自身亮度的變換進行調節(jié),還可以根據(jù)觀眾的收視環(huán)境亮度的變化而變化。這其中利用芯片的光補償技術,可以很好的控制畫面的亮度,甚至能增強畫面的層次感。
“其實等離子逐漸被邊緣化跟他們固守著自己的價格體系也有著莫大的關系,在液晶電視接二連三地發(fā)動降價攻勢時,等離子電視卻始終不見有所活動,而且,現(xiàn)在有好幾個廠商都采用了這種屏變的技術,且在價格上有著很大的優(yōu)勢!痹撊耸窟M一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