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結(jié)果加入某42寸分辨率為1366x768的液晶電視作為對比,采用LPL IPS面板技術(shù),對比測試可以讓讀者對液晶與等離子的優(yōu)勢有個直觀的了解。
松下 42PV65C 測試結(jié)果 | 42寸液晶 | ||
優(yōu)化設(shè)置 | 全白亮度 cd/m2 | 70 | 336(優(yōu)化) |
局部白峰值亮度 cd/m2 | 234 | - | |
對比度(ANSI) | 210:1 | 400:1 | |
全開全關(guān)對比度 | 1165:1 | 566:1 | |
動態(tài)對比度(最大) | 3900:1 | 2000:1 | |
白色不均勻性 (接近1為佳) |
中心 | 1.05 | 1.18 |
角落 | 1.08 | 1.42 | |
黑色不均勻性 (接近1為佳) |
中心 | 1.00 | 1.27 |
角落 | 1.00 | 1.75 | |
色度不均勻性 (接近0為佳) |
中心 | 0.005 | 0.013 |
角落 | 0.009 | 0.020 | |
60度視角測試 |
對比度下降到 | 93% | 43.8% |
色度變化 | 0.003 | 0.035 | |
色彩飽和度 | 相當于NTSC色域 | 88.04% | 76.4% |
色彩覆蓋率 | 國家推薦標準>32% | 38.9% | 34% |
測試結(jié)果解釋與分析-亮度/對比度
![]() |
等離子與液晶結(jié)構(gòu)示意圖 |
首先要說明的是亮度和對比度測試,等離子的發(fā)光機理是電極放電放出紫外線,紫外線再激發(fā)熒光粉發(fā)光,發(fā)光亮度是由放電頻率決定的,也就是頻率調(diào)制。液晶是光閥控制,液晶分子偏轉(zhuǎn)角度決定透過的光線多少,實現(xiàn)亮度控制。等離子的峰值亮度測試方法是讓畫面中一部分顯示全白,其余部分顯示黑色。
![]() |
等離子、液晶、CRT亮度特性 |
測試結(jié)果中可以看到全白畫面亮度42PV65C相比液晶要低很多,這是等離子的亮度特性所致。上圖假定CRT、等離子和液晶的最大亮度相同,CRT和等離子的最大亮度是隨著畫面中白色高光面積所占比重而降低,也因此有了峰值亮度的概念,液晶則是一成不變,當然這種狀況是針對沒有動態(tài)背光控制的液晶而言的,目前有不少液晶電視/顯示器加入了有畫面比重控制背光亮度的功能,不過是隨著比重而增加,也就是畫面越暗背光越低,畫面越亮背光越亮,這主要是為了降低昏暗場景畫面的黑色亮度而設(shè)定的,至于是否科學(xué)還需要時間驗證。
左側(cè)壓低平均亮度,右側(cè)沒有限制 |
按照等離子廠家的解釋,CRT和等離子所具備的這種亮度特性更加適合人眼的接受情況,在畫面高光部分比例較大時,平均亮度降低有利于觀賞畫面中的細節(jié),也不至于刺眼。但這也是在商場人們對比液晶和等離子畫面時,感覺等離子白色畫面不如液晶明亮的原因。
這種亮度控制機制確實更適合觀賞,尤其是在全黑環(huán)境下觀賞,而液晶則需要開盞燈才不會覺得刺眼或者發(fā)現(xiàn)黑色不純,新的液晶動態(tài)背光機制應(yīng)該也有這樣的特性。不過另一方面考慮,CRT和等離子的這種特性還受其自身工作原理的局限,比如CRT受陰極電子槍和陽極加速能力的限制,等離子受驅(qū)動電路總功率的限制,由測試結(jié)果可以看出,42PV65C全白亮度為峰值亮度1/4左右,假設(shè)全白亮度不加限制,那么功率很可能要突破1000w。
![]() |
最上層的電極也會阻擋光線,透明的玻璃氣壁會透光 |
即便如此,42PV65C的亮度相比854x480的標清等離子要低,原因是驅(qū)動電路的元件數(shù)量隨著等離子分辨率增加,功耗也要隨之提升,1366x768約105萬個像素,比852x480的41萬像素高出很多,亮度相同的話功耗將突破600W。同時高分辨率面板在像素電極密度上也有提升,電極間的干擾和電極本身阻擋的光線比重也在增大,這都是影響亮度水平的因素,也造成對比度測試成績不是很高。
但是即使是這樣的亮度水平也完全能夠滿足家庭觀看的需要,CEIS國標要求等離子的亮度大于60cd/m2,液晶則要求要達到350cd/cdm2,這里面還考慮到工作方式不同所帶來的畫質(zhì)要求的區(qū)別,細節(jié)就暫不分析了。
![]() |
正方形的像素 |
等離子的對比度不是比液晶高么?那為什么ANSI測試對比度會比液晶的還低呢?要明白這個問題的原因,首先要注意等離子面板結(jié)構(gòu)中的像素間隔是透明的玻璃,不發(fā)光的像素實際上還是會反射發(fā)光像素的光線,ANSI對比度測試采用16棋盤格的黑白交錯畫面,加上白色所占比重的增加,亮度下降和黑色亮度上升,此時對比度較低也就不難理解了。
![]() |
16棋盤格測試畫面 |
![]() |
峰值亮度和最大對比度測試畫面 |
等離子更適合觀賞電影,因為在正常的播放畫面中,全白的畫面其實很少,等離子此時的黑色更加純凈,42PV65C的全黑亮度僅為0.06cd/m2,而不具備動態(tài)背光的液晶電視全黑亮度會達到0.4cd/m2,即便動態(tài)背光幅度很大的夏普52G7,全黑亮度也有0.15cd/m2,黑色會顯得很亮,在全黑環(huán)境下觀看者會認為黑色實際上是灰色。
等離子的發(fā)光效率目前還比較低,42PV65C僅作為中國大陸專供產(chǎn)品也只是為了滿足高清最低要求,在目前的生產(chǎn)工藝和材料下亮度不是很令人滿意,剛剛在國外推出的70系列G10面板有了更好的效果。
亮度、色度均勻性
![]() |
液晶背光內(nèi)部的CCFL |
亮度色度均勻性其實就是屏幕上各個地方的一致性,等離子是每個像素都發(fā)光,因此一致性很好,都接近1這個理想數(shù)值,而液晶的均勻性則由背光模塊品質(zhì)決定,上圖是背光的解刨圖,可以看到里面有6根燈管,燈管數(shù)量根據(jù)面板尺寸而定,再經(jīng)過一層散射屏使亮度均勻,而實際上液晶的亮度均勻性還是很不好,漏光現(xiàn)象成了液晶的一大問題。
視角與色域范圍
由于等離子是主動發(fā)光,并不存在視角問題,但大家都會看到等離子的視角是160度,其實從等離子結(jié)構(gòu)圖中可以看到,熒光粉是涂在氣室底層的,當角度大于160度時,氣室壁會遮擋光線,但是在這個角度范圍之內(nèi),亮度、對比度、色彩幾乎沒有變化,在60度(120度)時測試對比度仍為0度角的93%,而液晶的視角問題是液晶分子可控的光線透射角度理想狀態(tài)為0度,各種廣視角技術(shù)面板實際上就是讓液晶斜著排列幾組,照顧到不同視角的觀看。然而即便是測試成績比較好的IPS面板,在60度(120度)時對比度下降到只有0度角的一半不到,至于廠商所標稱的178度,那是在對比度大于15:1時的狀況,根本不具備實際用途。
![]() |
色域范圍 |
42PV65C的色域范圍相當于NTSC 的88.04%,這對于使用熒光粉的顯示器件如顯像管和等離子來說是個普遍的成績,然而對比之下,液晶電視的背光燈管限制了色域范圍的提升,普通液晶只有76%左右,采用廣色域背光的液晶電視才能達到這個水平,價格則上漲了不少。色域范圍對色彩還原能力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三原色混合的顯示原理要求三原色的純度達到規(guī)定程度才能夠完整還原視頻節(jié)目的真實面目。
灰階色溫變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