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業(yè)內人士認為,長虹巨資下注等離子與其在液晶市場表現不佳有關。據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8月長虹液晶電視市場占有率為7.91%,僅位居第六名。而液晶電視位居前五名的都是國產品牌,相比之下,意在謀奪中國家電市場老大的長虹在液晶電視市場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
為改變在液晶電視競爭中的不利局面,長虹不再單純押寶液晶,長虹生活電器事業(yè)部副總經理尹天劍日前在2006家電產業(yè)發(fā)展峰會上明確表示,由于平板電視主要的核心技術被國外掌握,而利潤主要集中在上游廠商,為使利潤不被技術發(fā)達的國家全部賺走,長虹正在嘗試向上游領域擴展。
然而,在平板市場的激烈競爭下,上游廠商的日子也并不好過。日前,全球第二大液晶顯示器廠商LG飛利浦LCD公司公布的三季財報就顯示其利潤虧損為3.35億美元,并準備大幅削減資本支出。而受我國平板市場嚴重偏向液晶的影響,PDP產量在很多公司出現大幅減少,目前三星已經放棄了等離子的擴產計劃。在此背景下,長虹投巨資建立等離子屏生產線,被外界視為冒險的舉動就不足為奇了。
在長虹之前,國內還沒有一家電視廠商涉足等離子屏市場, 其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缺乏主要核心技術。為彌補在核心技術上的缺失,長虹和彩虹引入了韓國Orion公司加入。但據悉,Orion公司目前只有幾千片標清面板的生產能力。
近日有業(yè)內人士指出,韓國Orion公司還沒有生產高清面板的能力,只擁有試生產線。此外,該公司目前月產能只在2000片左右,而成熟面板廠商目前月產能達到30萬片左右。雖然高清和標清生產線之間轉換可能不難,但就目前技術而言,Orion公司尚無能力去改變。
另外,有消息稱,預計2008年初投產的等離子屏生產線主要以生產標準清晰度的等離子屏為主,也就是說,長虹等離子屏生產線生產的等離子屏的物理分辨率僅為852×480。
但是,今年3月底信息產業(yè)部公布的高清電視標準規(guī)定,清晰度達到720線以上的等離子電視才能被認為是高清。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劉全恩指出,42英寸等離子電視的物理分辨力必須達到1366×768或者更高,才能滿足高清的要求,這就意味著長虹投資生產的等離子屏將達不到高清標準。
就在國內各商家仍在就液晶還是等離子何者為王而爭論不休的時候,一場圍繞著高端顯示技術的爭奪戰(zhàn)已經悄悄展開。日前一家公司在悉尼展示了最新研發(fā)的激光顯示技術, 這種激光顯示引擎可以將圖像顯示在電視屏幕上,與CRT、LCD和等離子等技術相比,激光顯示技術的優(yōu)點更多,其中包括極其豐富的色域。據預計,激光電視將于2007年底或2008年初批量上市。
除此之外,在10月初舉行的日本電博會上,東芝與佳能公司合資成立的SED株式會社發(fā)布了下一代薄型顯示屏SED。業(yè)內分析認為,SED顯示屏將在大尺寸顯示屏市場與等離子顯示屏進行競爭。與此同時,飛利浦的OLED顯示屏技術也已經在CES(拉斯韋加斯電子展)上亮相。面對如此眾多的強勁對手,長虹要想借助進軍上游產業(yè)塑造彩電行業(yè)的龍頭地位,依然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