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筆者在發(fā)燒友活動及搜求CD唱片時,結識了黃生。于品評器材及唱片時,三言數(shù)語間便知其品味不俗。近年又聞其向家庭影院進軍,搜求DVD碟片頗勤。曾幾次提出造訪,均被其謂體系未完成而未能成行。直至數(shù)月前,黃生告之,已購得一臺SHARP XV-Z9000,于是黃生的家庭影院系統(tǒng)方大功告成。
構建自己理想的視聽系統(tǒng),并非如購家具、買電器般簡單。面對中外眾多影音品牌,往往無從選擇,有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哪一種聲音、哪一種畫面的困惑。這就需要做足功課,多聽、多看、多比較,需要足夠的耐心和定力,不為旁人及經(jīng)銷商所左右。
黃先生是我認識的發(fā)燒友中具備這種品格的少數(shù)幾個人之一。已近“知天命”之年的他,現(xiàn)供職于本市某出版社。自小喜美術、繪畫,在那文化浩劫的年代沒有虛度年華,今日經(jīng)濟騰飛的時代又能以其一技之長在業(yè)余時間致力于平面創(chuàng)作,因而收入甚豐。從其家中清一色的紅木家具可知其審美情趣及生活品味,多才多藝且興趣廣泛。繪畫、攝影、聽音樂、看電影……青少年時期常將一些喜愛的電影片斷繪制成宣傳畫、海報之類——非為謀利,僅以自娛。黃先生似乎與生俱來就有一種影音發(fā)燒友的潛質。
多年前,黃先生購置Hi-Fi系統(tǒng)時,選擇了加拿大的FOCUS FS-78(“楓葉之聲”)揚聲器。這對“楓葉之聲”當年名噪一時,其箱體不大,2路分音,高音球頂偏側,中低音單元也不大,僅為7英寸,卻偏有迷死人的音色。聲音通透、圓潤、流暢并有鮮明的定位和層次感,有相當?shù)姆治隽Χ植贿^份尖銳,低頻不慍不火,恰到好處。其貌不揚的一對小型落地箱,索價23000元,令不少發(fā)燒友恨恨而卻步。黃先生用于配搭“楓葉之聲”的擴音機更是大手筆,用的同樣是加拿大的產(chǎn)品——Classe'Audio(“架勢”)當年的旗艦,分體電源前級C-601和2×400W輸出的巨無霸后級P-401,共值80000元。在這對前后級的推動下,“楓葉之聲”剛柔兼?zhèn)�,小音量時柔美婉若,大動態(tài)時豐潤堂皇,收放自如,沒有半點拖泥帶水。至于CD播放機,黃先生選配得絕妙——天龍的DCD-S1,這是天龍轟動全球的分體旗艦CD機DA-S1+DP-S1的合并版,分體版價格在10萬元之上,合并版也近3萬。這臺DCD-S1,筆者當年亦為之怦然心動過,為的是其聲音極其豐潤自然,極似LP,加之外觀豪華大氣,特別是以馬達驅動自動開啟的上蓋式倉門,當其緩緩打開之時,不由你不心花怒放。
以這套Hi-End級的兩聲道主體,黃先生進一步構建他的家庭影院系統(tǒng)。先為之選配一臺超低音音箱,反復比較后,選定了美國Velodyne(“威力登”)HGS 10,體積不大,與“楓葉之聲”同為鋼琴漆外飾,外觀上非常合配。這臺超低音箱,港臺雜志多次介紹,號稱為“線性馬達”,其瞬間功率可達1600W,低頻可下潛至20Hz,并且爽快利落,點到即止。試聽中播放戰(zhàn)爭大片、槍炮聲、爆炸聲并非如一般的系統(tǒng)中亂成一片,空間充塞著低頻的轟鳴,而是清脆利索、落點準確,低頻沖擊力極強,但不會彌漫不止。用于聆聽雙聲道音樂也由于有適量的超低頻墊底,整個音場立時變得豐厚起來。中置音箱,黃先生選用的是意大利名廠chario(“卓麗”)的產(chǎn)品,箱體極深,2路分音3單元,發(fā)音清晰而宏亮,也是一款精當?shù)倪x擇。環(huán)繞箱黃先生選擇的是惠普小旋風的兩只衛(wèi)星箱。相對而言,環(huán)繞箱是最薄弱的。黃先生說因為不想破壞整個客廳的格調而不得已作出的妥協(xié),何況他認為只要前面音場效果好,環(huán)繞聲道只要有那種感覺便夠了,不必要去追求那些并不那么真實而且往往是過份的感官刺激。我想,黃先生的這種觀點也未必不是道理,無休止地追求6.1、7.1……家中的客廳豈不成了音箱陳列室了嗎?哪家的女主人接受得了。
AV放大器用的是天龍的3801,DVD播放機則是先鋒的次旗艦DV-S10A,有相當高質素的畫質表現(xiàn)。
對于視頻設備,黃先生卻是要求極高。數(shù)年前已確定為大屏幕投影,至于選擇何種機型,則在高性能和性價比,方便實用諸方面反復斟酌,直至數(shù)月前才確定為投影機生產(chǎn)的老廠家SHARP的XV-Z9000。這是一款有口皆碑的好機器,即使在DLP中,也數(shù)它性價比最高,對比度達1100:1,亮度達800流明。唯一令你卻步的是價格,當時價格約在40000元之上,黃先生咬咬牙買下了它。盡管價格很快就降下來了,黃先生說沒有后悔過,因為它的表現(xiàn)太吸引人了:色彩自然、明亮、清晰、鮮活流暢,極好的是黑色沉得下去,暗部層次豐富,色飽和度高、濃密艷麗。當即播放了《珍珠港》片斷,令筆者羨慕不已,有如看三槍CRT般過癮。
投影幕也不可掉以輕心,黃先生配置的是日本OS公司的產(chǎn)品,表面涂布超級幼珠,2.8增益,100英寸全遙控電動上落。價格在10000元以上。鮮明細膩的畫質表現(xiàn),此幕功不可抹。
更值得我欽佩的是黃先生收藏軟件所下的功夫。黃先生原收藏有CD碟片1000張以上,經(jīng)過一番去蕪存菁,淘汰了約三分之一,剩下約5、6百張。LD也保存了數(shù)十張。精彩的是DVD片,至今已收集了2000張以上。存放如此之多的碟片,以及能隨時找出來使用是令每一個發(fā)燒友大傷腦筋之事。黃先生運用了他的職業(yè)專長,在他的軟件柜中制造了二排如圖書館書目索引用的小抽屜,將DVD碟片從原包裝中取出放在精致的小紙?zhí)字�,集中高密度地存放在小抽屜里。原包裝中精美的封套取出,另用文件夾制成目錄;再將目錄輸入電腦中制成索引,并且也打印了一套書面索引,以隨時檢索之用。聽了黃先生的一番介紹,及看了實物之后,不禁令我十分感慨:發(fā)燒友中如黃先生者,能有幾人也!
黃先生的視聽室并無刻意的聲學處理:2個軟件框,擺放在主揚聲器后,成為2個軟反射屏;兩邊側墻各掛有一件厚壁毯,地面一塊地毯,成為與居室環(huán)境相協(xié)調的吸音面而已。